第一图书网

临床超声测量指南

朱向明//谢明星//张新书 江苏科技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江苏科技  

作者:

朱向明//谢明星//张新书  

页数:

235  

内容概要

  《临床超声测量指南》在注重临床超声检查测量的实用性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临床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系统、器官、组织超声检查的规范化测量,通过超声图像及示意图对超声测量的技术和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说明,图文并茂,易于学习和理解。《临床超声测量指南》分七篇共四十一章,分别介绍了心血管系统、浅表组织器官、腹部脏器、产科、儿科、体腔积液及病灶等解剖形态结构的测量,以及心血管系统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的检测,阐述了每个测量参数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并给出了国内及国外常用的超声测量参数的正常参考值。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专门介绍超声检查测量规范的指南性书籍,内容全面丰富,深入浅出,适合于各级医院从事超声诊断的超声医师、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和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心血管系统超声测量
 第一章 心脏及大血管构型测量
 第二章 心脏及大血管血流动力学测量
 第三章 左室收缩功能测量
 第四章 左室舒张功能测量
 第五章 右室收缩功能测量
 第六章 右室舒张功能测量
 第七章 心脏运动不同步测量
 第八章 人工瓣膜测量
 第九章 腹部血管测量
 第十章 经颅多普勒测量
 第十一章 颈部血管测量
 第十二章 四肢血管测量
 第十三章 精索及阴茎血管测量
 第十四章 移植器官血管测量
第二篇 浅表组织器官超声测量
 第十五章 眼科测量
 第十六章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测量
 第十七章 涎腺测量
 第十八章 乳腺测量
 第十九章 男性生殖系统测量
 第二十章 肌肉骨骼系统测量
 第二十一章 浅表淋巴结测量
第三篇 腹部脏器超声测量
 第二十二章 肝脏测量
 第二十三章 胆道系统测量
 第二十四章 胰腺测量
 第二十五章 脾脏测量
 第二十六章 胃肠道测量
 第二十七章 肾上腺测量
 第二十八章 泌尿系统测量
 第二十九章 妇科测量
第四篇 产科超声测量
 第三十章 早期妊娠产科测量
 第三十一章 中晚期妊娠产科测量
 第三十二章 胎儿心血管系统测量
第五篇 儿科超声测量
 第三十三章 新生儿测量
 第三十四章 儿童测量
第六篇 体腔积液与病灶超声测量
 第三十五章 体腔积液测量
 第三十六章 占位性病灶测量
第七篇 超声测量正常参考值
 第三十七章 心血管系统超声测量正常参考值
 第三十八章 浅表组织器官超声测量正常参考值
 第三十九章 腹部脏器超声测量正常参考值
 第四十章 产科超声测量正常参考值
参考文献
中英文索引及缩写词注释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二篇 浅表组织器官超声测量 超声应用于浅表器官及组织,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美国眼科医师Muadt和Hughes首先将A型超声用于眼部占位性病变;1958年,芬兰Oksala用B型超声诊断眼内疾病;直到70年代,Gronson使用眼科超声诊断仪后,才得以迅速发展,由于操作简便,现在已成为眼科非常普及的诊断工具。20世纪50年代,甲状腺的A型超声诊断也开始应用于临床,当时仅能分辨甲状腺囊实性病变;1962年,B型超声用于甲亢定位;直到1978年,超声才全面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此后发展成为甲状腺疾病的常规检查手段。20世纪50年代,乳腺的超声诊断也开始起步,1952年,Howry成功地设计了B型超声仪,并由贺敏井夫和Wild应用于乳腺扫描,三人被称为乳腺超声诊断的三位开拓者。此后,乳腺超声诊断一直是广大超声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超声显像已成为乳腺疾病筛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唾液腺的超声诊断起步较晚,起于20世纪70年代。骨与关节的超声诊断,早在50年代即开始,1952年,Howry在开始研究乳腺超声之前就应用B型超声诊断仪对四肢进行复合扫查,但真正用于临床是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材料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超声医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超声生物显微镜、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超声造影等新技术的应用,使超声诊断浅表器官疾患已用作常规。这些常规的和新的超声技术在浅表器官及组织上的应用,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其形态结构以及血供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以帮助疾病的诊断。常规的测量模式主要有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测量。由于超声仪器分辨力的提高,高频探头的出现,对浅表器官的显像更加清晰,使浅表器官及组织的测量也更加准确。 本篇系统介绍头颈部的眼球及附属器、唾液腺(腮腺与下颌下腺)、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胸部的乳腺,男性外生殖器,四肢骨关节、肌肉、神经,浅表软组织及淋巴结等组织器官的超声规范化测量。 第十五章 眼科测量 A型超声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末应用于眼科,用来测量眼轴的长度,以帮助眼科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对婴幼儿青光眼的监测。1974年A型超声首次用于晶状体的测量,从此这项技术成为了白内障患者的常规检查。不久之后,B型超声开始应用于眼科检查,并很快得到了普及。因玻璃体出血、成熟的白内障、眼角膜瘢痕和外伤等,使得眼科医生在检查时看不清视网膜,此时常规需要B型超声检查。B型超声显像除了测量眼轴的长度,更重要的是能清楚地观察到有无视网膜分离、脉络膜分离、眼内肿瘤及其他眼部疾病。多普勒超声可以帮助了解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新近问世的超声生物显微镜由于频率非常高可以清晰地显示和测量角膜、虹膜、睫状体、晶状体、前房、前房角和后房等眼球前部的组织结构。 一、A型超声 使用10MHz的超声探头,沿眼轴做平行扫查,探头发射的超声波与眼球不同的声学结构互相作用,根据这些结构的位置、大小和声阻抗的不同,以回声点的位置和数量将其区分开来,其轴线在示波器上表现为一条水平基线。正常的眼睑、角膜、晶状体前后膜、玻璃体视网膜、巩膜和眶内脂肪组织表现为清晰可辨的不同类型的回声波形。前房、晶状体和玻璃体腔的液体无声阻抗差,因此不产生回声波形。眼轴长度由从角膜表面中心到玻璃体视网膜界面视神经颞侧缘之间的距离,扫查时必须使探头发射的声束沿着眼轴方向,为了保证眼轴测量的准确性,可以通过调整探头的位置和方向,直至所有的回声点都在最大距离。


编辑推荐

《临床超声测量指南》是国内第一本专门介绍超声检查测量规范的指南性书籍,内容全面丰富,深入浅出,适合于各级医院从事超声诊断的超声医师、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和参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临床超声测量指南 PDF格式下载



皖南医学院超声很是很不错的,发展很快,朱向明教授采各家之长把测量标准全面收集其中,可以借鉴和参考


这本书非常好,测量有了规范,这样人与人之间的测量误差就会减少,不然量的标准不一样,检查出来的结果随意性就很大,对临床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这本书太及时了


超声医师必备


对我来说很适合,特别是可以规范这种测量的指南,不错!


需要规范的测量指南


这本书我看很久了,一直都在8折左右,刚好在11,11的时候5折立马就败了下来。发货速度很快,13号上午就收到了。书的质量很好,硬面,里面是油纸的。内容很适合初学者,各种测量的方法都会详细描述。值得购买。


很实用,太需要这种关于规范测量的参考书了!


内容新颖,实用。


质量不错,内容也很丰富,作为指导性用书很好。


书很实用,买了两本,还跟不少人推荐。看了很多家,当当网上是最便宜的,绝对正版。


实用!!!!!!!!!!


这个商品不错,正品!实用


此书使我的技术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专业性很强,内容是我想要的


还没时间看,哈哈


很好,书质也OK。


很喜欢,很多启发


以前都是一个塑料袋,每次书的表面都磨得很旧了。这次书表面包了一层泡泡塑料,书保护的很好,很喜欢


对初学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规范,简单,实用。是一本不错的超声测量指南性书籍!


大致翻看一下,内容不错,只不过书籍被磨得很让人郁闷,还希望下次更注重书籍保养及包装改进!!!


内容过于少了些,书比较薄,现在正在看, 看看再说吧,总体感觉没想象中完美!


好,非常好!!!!!!!


平时工作用,感觉还可以。


好多不用


这本书编写目的很吸引我,但是书并没有那样好,好多东西不常用,描写简单,而且不适合初学者使用,因为没有标准切面的打法,学久的有一定基础的人也不用看这样的书了,介绍很吸引人,内容太一般般


看完此书后大呼**,内容简直太一般一般了。不知道当初出版社怎么会出这样一本书


帮别人买的,所以不清楚,不过,应该不错的


书里有几个错误的地方,是作者写错,不是印刷错误


饿嫩 的书还不错 达到要求


这本书很好,基本上可以说规范测量,对基层超声检查有了规范的指导。内容很全面,很实用。


很适合我的一本书,推荐大家购买学习


图文并茂的阐述了各应用领域超声测量的方法、部位、步骤、参考值及简单疾病,示意图和临床图都很翔实,非常实用。如果所有的专业名词都标出对应的英文词汇就更完美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