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深情

游乾桂 著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  

作者:

游乾桂 著  

页数:

224  

前言

  【自序】  尋找深情  游乾桂  這些故事令我動容。  新婚蜜月,友人帶著高齡媽媽同行,我咋舌不已。他從單親家庭長大,媽媽含辛茹苦做工提供教育費用,自奉甚儉,省吃節用,好的留給兒子,剩下的自己吃。而今孩子成家立業,新婚妻子很有孝心,建議把從未出國的媽媽帶去旅行,我聽得眼眶泛紅。  球友年逾六旬,體力依舊充沛,球場上賣力奔馳,一點也不遜於年輕人,最令人動容的並非球技一事,而是孝心。有時他會急著先走,稱要帶媽媽看病、去市場買菜,常常看他推著輪椅,牽著媽媽的手散步中庭,他沒有彩衣,但很像老萊子。  旅行時巧遇一對父子,兒子近五十,老子有八十,結伴閒行於雲南的麗江古城。他們選擇慢行,兒子請假半個月相隨,沿途看他們談笑風生,親情百分百,原來父親以前也經常偷閒帶著他遊山玩水,而今他大了,父親老了,只想還恩,他說,再累也值得。  友人的新家離老家有段距離,他已年過半百,卻依舊保持每個星期回老家探視父母的習慣,二十多年不變。不知他的父母到底怎麼教他,以致於有一天,即使離開家門、遠行工作,老家依舊是他心中最美的居所。  這些全是我的友人或接近的人,而且全是老人了,保留著傳統的孝心,對父母深藏著愛。但,這一代,或者下一代,還有如此優雅的美德嗎?父母在他們心目中的位置,到底是第幾順位?抑或沒有位置了?  我在親職教育的領域中縱橫近三十年,從原先的意氣風發,很想有所作為,而今有些步履蹣珊,正是發現,教育一事長期以來都停留在智育的思考,忘了人生最重要的人情世故,遺漏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感情、貼心等等。如果一個優秀的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了,他是否為人恐怕都是問題?我猜,頂多是好用的機器、賺錢的怪獸,或者提款機罷了。當他們努力於財富爭奪與累積時,會不會一併遺漏人生最美的親情?  退休多年的老友來訪,帶來一則令我省思的故事。他說兒女大了,房屋空了,心情差了,啜飲一口我替他沖泡的清香包種茶,幽怨說道:老了剩三好,抱孫好,顧厝好,等死好。  他做過一個毛骨悚然的惡夢:  兒子把一張紙條置於餐桌上出門上班,紙條寫著:「爸爸,這一百元拿去用早餐,往前一百公尺就到了;如果有剩,就當是你的老人年金。」他驚嚇而醒,紙條事件的原出處其實是他自己─他留過同樣的紙條,寫著:「桌上一百元,往前一百公尺有早餐店,剩下的就當零用金。」  最大的啟示當是報應。  父慈子孝不是口號,而是有一天你我都將有機會遇見的檢核。背影不限於朱自清所寫兒子對父親的懷恩,更多的是父親對子女的切切盼著,空巢何不歸?那種心情,漸次老了,我也懂了。  記得媒體在專訪時問過一個問題,對孩子有何期待?  健康、快樂是必備。  最後是記得愛我、想我。  這是真話,並非做作之舉,只因我的教育觀念更有高度,安放人生哲學,早早明白人與人之間是緣分,而且是減法,會被稀釋的,終有一天,孩子們會自立門戶,另覓巢穴,屆時才是教養的真正驗證。他會想及我們,教育才算成功;想都不想、理也不理,即使有所成就,與我們何干?也許連他的家門,我們都進不了,如何享福?  友人的弟弟在美國行醫,媽媽想飛往探望,他卻百般阻撓,一會兒說搬家,一會兒說有大雪,最後音訊全無,老媽媽天天以淚洗面,老淚縱橫,友人很不捨的勸媽媽死了這條心,至少還有他。他的體悟最深:有成就的全飛了;沒成就的,最有孝心。媽媽終於明白這一點,意有所指的點明孝順真的比傑出重要。  苦楚堆疊而成的故事,勁道十足令人想及:分數、成績重要,還是愛、心、情三元素有味?  我的父母不識字,根本無法在知性部分提供幫忙,因而從未教過我數學,不懂《論語》、《孟子》,沒有ABC的要求,但卻給足了愛。媽媽總是不辭辛苦熬煮轉骨湯,自扮醫生開出補身聖品;她更像巡更員,每隔一段時間就起身督察孩子是否踢棉被,還藏了一盒不為人知的私房錢,在我離開家園前,偷偷塞進我的口袋,囑我吃好一點,我驚訝莫名,雙眸泛著淚光。  父親是個嚴肅的人,他常不著痕跡把愛秘密地給了出來。比方說,天冷了,他會把外套脫下來,罩在我的身上;下雨天沒有雨傘,他會用鐮刀輕輕劃下姑婆芋,遮在我的頭上;遠行時,他常藏身門簾後,直到看見我的背影消失。  這些愛的資產,正是我想念與掛念他們的理由。這些感觸也許有一天,人人皆懂,但怕太遲了,我想用一本書的長度讓所有的父母提前理解。  《深情─教出懂愛、用心、有情的陽光孩子》一書,就是這樣的因緣促成的。最該感謝的是《讀者文摘》前總編輯潘少權先生與張青主編的邀約,讓我有機會把這些具有意義的教育思考寫了出來,烘焙成親職教育裡最美的元素。看似小品的文章,實則蘊藏了動人的情愫。這本書想重新喚醒人們心中渴望的兩本存摺:一本是「快樂存摺」,但願人人樂在工作,樂在其中,知之,好之,同時樂之;另一本是「愛的存摺」,讓家不止是成就,還有相互取暖的溫情,彼此牽掛的愛。                

内容概要

  教育如果什麼都教,但不教愛;什麼都會,只有孝順父母不會。這樣一流傑出的人才,到底是否利於社會?   我們的孩子不可能一直留在學校,也不可能永遠停留在我們身旁。他們總會飛離,真正優質的教育應該是在孩子離開我們之後,仍懂得反哺之恩,而非一飛沖天,消失在無垠的天際。   懂愛、用心、有情的孩子,心中永遠灑滿陽光,懂得把愛分享、傳承給身邊的每一個人。親職教養作家游乾桂,在這本《深情:教出懂愛、用心、有情的陽光孩子》中,透過一個個溫暖動人也發人深省的親情故事,把種種具有意義的教育思考,烘焙成親職教育裡最美的元素,以溫柔真誠的散文筆觸娓娓道來,看似小品的文章,實則蘊藏了動人的情愫。   游乾桂想利用這本書,重新喚醒人們心中渴望的兩本存摺:一本是快樂存摺,但願人人樂在工作,樂在其中,知之,好之,同時樂之;另一本是愛的存摺,讓家不止是成就的象徵,還有相互取暖的溫情、彼此牽掛的愛。而愛的傳承,最好的方式就是身教,從現在起,努力累積、也分享這些愛的資產,不管是對自己的父母、或是對自己的孩子,將人生最美的親情緊緊握在手中,別再錯過。

作者简介

  游乾桂   生於宜蘭員山溫泉小鎮的他,一直是教育的先行者,很有遠見的透視當時別人未必見之的義理,努力行事,寫作的風格一變再變,早年服務於醫院的精神科,從事心理治療,因而發現,精神困擾的最大的元凶是在課業壓力,以及學非所用的苦,他因而書寫文章,並且風塵僕僕的四處演講。 近幾年,他又發現成就與孝順間的矛盾,在世界一流雜誌《讀者文摘》開闢〈齊家有道〉專欄,得到強烈迴響,撞擊到父母內心最深處的幽暗,當一個人缺乏愛心情三元素,即使傑出,也是恐怖的。 曾任818醫院、台灣地區婦幼衛生中心、建國聯合診所心理師,《父母親月刊》總編輯、宜蘭生命線主任等職,目前是鞋子兒童劇團發展顧問,出版著作逾百本,包括《爺爺的神祕閣樓》、《再忙也要很浪漫》、《轉個彎,就是天堂》、《演活自己,就是頂尖》、《活得好的100個理由》、《想飛》、《嬉遊記》、《閒居七年》、《打造心靈家屋》、《少年生活家》、《少年思想家》等,作品質量俱佳,感性與理性兼備,曾榮獲北市新聞處年度好書獎、省新聞處好書獎、新聞局金鼎獎、衛生署健康好書獎、市圖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等。

书籍目录

【自序】尋找深情 游乾桂第一樂章:愛的錦囊黃金交錯傳家寶值得最美的回報愛的存摺媽媽的處方箋我愛你秘密行動幸福三件寶物富裕的貧窮第二樂章:心的印記不再錯過 送行復刻記憶 遺憾父親節禮物回憶簿兩個夢善的身教同學會有用的知識第三樂章:濃情蜜意背影不要太遲 高人玩世家書掛念放手與放心旅行中的哲思人生五不活水源泉廢渣的思考漂流木的啟示第四樂章:教育相對論成就輓歌考試魔咒罐頭小孩沒有笑容還有什麼? 優點與掌聲從小事做起順其自然伯樂允文允武真人才假學歷VS.真本事 九比一的哲學文化基因

章节摘录

  黃金交錯  我想像一種可能,如果遲至四十歲,再遇上父親,我會怎麼做?  至少我會開車帶他看山看水,與他一起吟唱陳三五娘,陪他憶童年到溪中摸蜆;  我可以完全體會他需要我的心思,明白他冷淡的背後其實是熱情。  逝世多年的父親突然躍進靈台,思念難抑,有懷念,也有傷感。  為什麼人生非如此不可,我從青澀到成熟,不懂事到懂事,而他就必須由健壯變成年老,以致於永遠離開?  我想像一種可能,如果遲至四十歲,再遇上他,我會怎麼做?至少我會經常開車帶他看山看水,與他一起吟唱陳三五娘,陪他憶童年到溪中摸蜆;我可以完全理解他的心思,明白他冷淡的背後其實是熱情。  可是,我不可能一出生就已經四十歲呀?  莫非這就是人生,根本沒有一種叫做「早知道」的福分。  而今的我大約什麼都知道,了解他的辛苦與努力,如何替我著想,他的鐵石心腸下原來藏有俠骨柔情。可是懂了不如不懂,早早駕鶴西歸的他,只徒增我的思念與傷愁,甚或怨懟自己的年少無知。  當我十三歲,進入青春狂飆的年代,他已高齡六十,十足老人,我根本無法理解眼前的父親,為何急迫地告訴我一堆未來的事,用意何在?我當它是耳邊風,不屑的,懶得搭理,完全不曉得他的人生在這一刻已經往下坡滑行,不再活力充沛,他需要體貼與幫忙,而非莽撞與衝突。悟徹這些事不是因我後來大學時修習心理學、成為作家,而是長大。  當我身為人父,一些非常不簡單的道理全化約簡單,難懂的事全懂了,莫名其妙的觀念也成了易解的道理。  猶記得,每回從宜蘭坐車北上,準備返回學校,父親總是一臉嚴肅,很像爸爸,提著一籠自種的柑橘,輕輕放在我手上,囑我記得吃,不要忽略營養,而且要寫信回家。他並不識字,看不懂字裡行間的曼妙意境,但家書在他看來還是重要,抵得過萬金,我知道他會請鄰居、識字的人替他閱讀,而我當年竟自以為父親根本看不懂,家書因而少寄,有時根本沒寫,我猜他許有一絲傷感。  媽媽負責塞錢與燉補,錢是收了,燉補則心領,她常常偷偷摸摸地把紅龜粿、草仔粿、麵龜塞進我的背包,我則一樣樣取了出來,而今這些深情,終因角色異位而添得深層體會。  我再次驗明,早知道啊,真是難買!  可是,為何沒有人在人生的轉折點上,站在高位點醒這些事,讓年少者能早一刻知道?抑或人非得經過歲月的淘洗,方可理解何謂親情?  夸父是我們的寫照,在太陽的後頭緊緊追趕,卻永遠趕不上,徒增遺憾。早一點知道多好,至少我會貼心一點,孝順一點,關心他們一點,願意多做一些事,而今只剩一份子欲養而親不在的哀愁。  黃金交錯是事實,可是我不確定交錯之後是否全得了黃金?  我複製父親的經驗,孩子回家之後,準備返校前,我會在一個小小的塑膠袋裡塞著滿滿的水果,同樣囑他要吃哦,不要省。兒子依我當年的模式,直說不要啦,很麻煩,你自己吃,之後把包包裡的東西一樣樣取了出來。  女兒回來時,她的媽媽依舊燉著一鍋補品,有調氣的,養身的,補補神韻的,孩子依然嫌苦、難喝,我不確定有無偷偷倒掉?  孩子以後會成為別人的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可能複製我的感觸,明白當年父母的心思,同時為自己的無知愀心,卻無可避免的一再重蹈覆轍。給人傷心的人,釋出愛心,換來傷心,成了輪迴三部曲。  這些事看似好笑卻也傷感,而今多了一點點離愁。無論我如何不捨,孩子的羽翼的確熟成,準備單飛,前方有美麗的人生等著提領。我盼望,有一天,當我六十歲,而他三十歲時,人生可以重回美麗的「黃金交錯」。  但願,那時候他們已然懂事,  而我,  還在!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深情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