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术基础

陈小珩 编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时间:

2010-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陈小珩 编  

页数:

263  

前言

  作为小学教师素质教育必备的通识教育教材,本科初等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教科书《美术基础》已经使用三年了。为了适应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小学课程、教材、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需求,我们根据三年来美术教学实践的体会和小学课改的反馈,结合近年来小学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美术基础》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在保留原书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对部分章节作了较大的修改。修订后的教材仍然分为四个板块,以美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练习为主线,重点加强未来小学教师职前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实施教学的目的没有改变。第一板块还是以重点介绍美术常识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结合介绍中外美术作品,重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第二板块以提高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的实践练习为主,结合素描造型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从最基本的几何体素描表现人手,培养学生的绘画动手能力,力争较快地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在第三板块中,考虑到学生美术表达的实际能力,删去了风景水粉写生和人物水粉写生等难度较大的内容,增强了装饰色彩的练习,结合小学生对卡通画、儿童画的兴趣爱好,增加了卡通画、儿童画的练习,力求通过这些实践练习,引导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的功能和基础知识,掌握运用色彩规律动手表现色彩的技巧。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教学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遵照美术学习的发展规律,发展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促进他们较快地提高美术素养。第四板块调整了部分内容,突出了这一板块的重要性,增强了适用性,增加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适应小学教学工作开展所需的内容,为21世纪小学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实用的条件。

内容概要

  《美术基础(第2版)》以美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练习为主线,共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重点介绍美术的基础知识,第二板块以提高基本造型能力的实践练习为主,第三板块强调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色彩规律来表现色彩,第四板块包括图案、美术字、平面设计、简笔画等实用美术内容,突出培养综合能力。《美术基础(第2版)》在编写形式和风格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强调美术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既可作为美术专业教学之用,也可作为通识教育教材与爱好美术者的自学教材。

书籍目录

第1章 走进美术世界第一节 探索美术的源泉一、美术的概念二、美术的基本特性第二节 美术的分类及其艺术特质一、绘画二、雕塑三、摄影四、书法与篆刻五、工艺美术六、建筑艺术第三节 美术的功能一、美术的认识功能二、美术的审美功能三、美术的教育功能第四节 美术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一、点二、线三、面四、体五、明暗六、色彩七、空间八、质材九、肌理第2章 绘画的造型语言第一节 造型的基本要素一、素描的概念二、素描的类型三、素描的工具材料四、素描的基本因素五、透视与空间第二节 线与造型一、用线条塑造形体的基本规律二、结构素描的写生练习——几何形体写生第三节 光与明暗一、明暗的形成与光二、明暗素描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方法三、明暗造型中的虚实对比关系四、明暗素描的写生练习第四节 速写一、速写的概念二、速写的训练方法三、速写训练的要点四、速写分类练习第3章 色彩的印象第一节 认识色彩一、色彩的功能二、色彩的形成三、色彩的要素与色性四、色彩是视觉、知觉的心理描述第二节 色彩的应用一、色彩的分类二、色彩的补色规律三、色彩对比理论四、色彩的空间效果五、画面与色调六、色彩的调配第三节 装饰色彩一、装饰色彩的特点二、装饰色彩的调配与应用三、画面色彩的处理方法第四节 装饰画与儿童画一、装饰画二、儿童画第五节 写生色彩一、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二、物色变化规律三、写生色彩感觉的训练四、色彩静物写生第4章 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一节 图案一、图案形式美的原理二、图案的变化与构成形式三、图案的设计与运用第二节 美术字一、美术字的特点与作用二、美术字的构成规律与种类三、美术字的书写方法第三节 平面设计一、贺卡的设计与制作二、黑板报与墙报的设计三、海报与广告的设计第四节 简笔画一、简笔画的造型原理二、简笔画的不同类型及其表现方法三、简笔画在教学中的综合作用

章节摘录

  (三)线描造型与间笔画  1.线描写生的方法  (1)线与素描。在素描中,线被广泛运用,因为它是素描最基本、最概括、最富有表现力的手段。线在素描中能明确表现物象的形体特征和运动方向,如:用轮廓线概括物象形体特征、表现动势,用结构线分析和表现对象的内在结构,也可用各种变化的线,通过线的粗、细、虚、实、强、弱、深、浅等变化,暗示形体的性质、空间位置和立体结构。素描中的线要求有较强的绘画性,用线要生动有变化,表现形体要准确到位。避免用光滑均匀的装饰线,或进行夸张变化。对初学素描的人,要求尽量依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客观地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  (2)线的表现技法。轮廓线:用线表现物象的外形和结构特征称为画轮廓,表现物象的外形叫外轮廓,表现物象的内部结构叫内轮廓,内轮廓与外轮廓结合起来画,才能正确表现物象的形.起手画轮廓时提笔要松,松到不注意时别人能把笔从手中抽掉,轻轻地用复线画出物象大的外形特征,避免一开始就用细线条肯定轮廓.用复线画会产生厚度感,用线要松、虚,不要过早肯定,要经过反复比较后逐步将轮廓画明确、画正确。  结构线:用线分析物象结构特征,着重表现物象各部分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在表现手法上舍去或削弱明暗光线对物象的作用,重视形体轮廓边缘的明确化。利用线与面的有机结合,使画面更生动、更有力度。结构线的特点是明确肯定,不能用含糊和似是而非的线画。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弄清结构关系的来龙去脉,将结构关系用线进行主观表现。  结构素描主要依靠线来表现形体结构,因此,一般用线较粗、重,否则将会软弱没有力度。一条粗线究竟怎样准确表现物象的形呢?我们以画几何形体为例,所画的立方体、球体、贯穿体和柱体,每件物体的轮廓都用了粗线,但在线的两侧用不同的虚实变化进行处理,实的一边便是物象确切的形。如,立方体正对着我们的一角,竖线的左侧为形的转折面,由上至下线的深浅递减,表现了空间变化。表现球体要求线的变化更为丰富,球受光的部分用轻的细线表现,背光部分用粗而重的线表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美术基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