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堪比三江水
2012-10
中国华侨出版社
姜若木
251
238000
文采,不是依靠人们的夸奖就能流芳百世、永垂青史的,还必须有真才实学、有自己的独到特色,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然也就腹有墨水名自留了。 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可谓博大精深,文学巨匠灿若群星,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文学流派异彩纷呈。文学艺术积淀了源远流长的世界文化,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浓缩了世界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称得上是世界文化宝库里璀璨夺目的明珠和瑰宝。文学艺术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长久地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在中国的文豪之中,屈原是一位深受广泛推崇的伟大作家。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屈原无端受到谗邪小人的中伤和昏庸的楚怀王的放逐深表同情。屈原在流放过程中,又目睹了楚国的危难和“民生之多艰”,因而,带着满腔的愤懑投汨罗江自杀。中国民间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一代史圣司马迁,忍常人所不能忍,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著成一代巨作《史记》。鲁迅更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毛泽东主席也曾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曹植的文采,因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苦无奈而被世人铭记于心。但他在少年时代就已经初露锋芒,被人称赞。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曹植是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更是说出“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的赞叹。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又被称为“诗仙”。最初,激情满怀的李白,曾把自己喻为“大鹏”,孰不知是一只折翅的大鹏。仕途的不顺,让他寄情山水、不断漂泊,从而把人生看得更为透彻,做出更加让人赞叹不止的大作。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曼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来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与李白享有同等名誉,却风格相反的人是诗圣杜甫。也许是因为出生的年代不同。造就了不一样的人生观念、诗歌风格。杜甫的诗具有现实主义特色,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判;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做出自我牺牲。杜甫不只在中国留名,还扬名海外。20世纪,美国现代诗人雷克斯罗斯说过:“我的诗歌毫无疑问地主要受到杜甫的影响。我认为他是有史以来在史诗和戏剧以外的领域里最伟大的诗人,在某些方面他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和荷马,至少他更加自然和亲切。” 有“诗魔”与“诗王”之称的自居易,也有自己作诗的独特之处,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而且通俗易懂。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成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其《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较为有名。 苏轼,可以说是文坛的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腆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陆游,也是一位难得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主要表现出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救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中深永的滋味,熨帖出当前景物曲折的情状。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人蜀从戎,军事生活更是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陆游以现存诗作9000多首入选世界纪录,是中国诗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诗人,创造了一项中国之最。 戏坛巨匠汤显祖,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不过,这位天才的仕途却并不理想。汤显祖初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但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义因不附权贵而免官,自此不再出仕。从此,借戏剧创作延伸自己的政治抱负。著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为著名。 曹雪芹的《红楼梦》,不知道惹出了多少人的眼泪,宝黛的悲凄爱情也让我们慨叹封建世俗的残酷无情,而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荣辱更是让我们唏嘘不已。也许,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文才之人的独特构思。 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多名长期从事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精心编写了《文采堪比三江水》一书,使读者通过该书,能够领略古代那些大文豪们的非凡文采。希望本书能够带给您不一样的文学之旅!
历史上的那些文豪们被人们熟记,既因他们极好的文采,也因他们的高尚情操、独特人格。他们或化身为爱国将士,誓死卫国;或化身为清廉官员,为民请命;或化身为潇洒游士,体恤民情。他们一个个就如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但他们的情怀、所思所想却又高于常人。他们凭借独特的文采,将自己的愚想融于文字之中,让后人句句揣摩……
第一章 璀璨降世,怆然而殁——屈原
屈平,字原,我们习惯称他屈原,楚成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自称颛顼的后裔。他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伟人降世
遭陷被贬
以死殉国
灵魂不灭
第二章 忍辱述志,史圣留名——司马迁
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传承史学
良好家教
郎官之谜
修改历法
宫刑之辱
忍辱著书
亦失亦得
春秋笔法
第三章 才高八斗风骨永存——曹植
曹植,字子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后人称为“陈王”或“陈思王”。曹植自幼颖慧,10岁便能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他的《七步诗》更是感人至深。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更是对曹植赞许有加:“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建安风骨
后嗣之选
《铜雀台赋》
丕植之争
相煎何急
抑郁而终
……
第四章 浪漫飘逸,折翅大鹏——李白
第五章 草堂留世,诗著千秋——杜甫
第六章 独善保和,乐天诗王——白居易
第七章 词开豪放,文坛全才——苏轼
第八章 忠诚爱国,执笔从戎——陆游
第九章 世总为情,融情于戏——汤显祖
第十章 红楼绝唱,独立千古——曹雪芹
版权页: 插图: 曹操原来的正妻丁夫人无子,长子曹昂,字子修,为妾刘夫人所生,刘夫人死得早,曹昂便由正妻丁夫人抚养长大,爱如己子。所以,曹昂应该说是最近于嫡长子身份的。但是,在建安二年正月,南阳降将张绣反叛时,正值曹操在南阳,不及防备,吃了大亏,所乘马中流矢倒地。曹操本人脸上、右臂上、脚上均中流矢,在千钧一发之时,长子曹昂将自己的乘马让给曹操,使曹操逃得了性命,曹昂失去坐骑后为曹操断后,力战而死。曹昂死后,丁夫人日夜恸哭,责骂曹操只顾自己逃命,毫不顾惜儿子,曹操一怒,赶丁夫人回老家,丁夫人也气得从此不理曹操,曹操后悔以后,到她家相迎,她也不肯原谅曹操。此后曹操就休了丁夫人,另立其妾卞氏为正妻。 卞氏共生四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熊早死,按理,正妻所生的长子曹丕,此时就是嫡长子了,理所当然是接班人。但是曹操却并不是这样想的,他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举棋不定。 他看中了曹丕外的另外两个儿子。一个就是曹植,还有一个,则是曹操的妾环夫人所生的儿子曹冲。 曹冲生于建安元年,生性十分聪慧,在他五六岁时,就发生过一桩后人津津乐道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一故事人们早已熟知,我们只简单说一说:孙权曾送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却无法称,群臣也无计可施,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在船上吃水线处刻上记号,然后在船上放上其他可以称的重物,放到同样的吃水深度,如此一来,只要一称重物就可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曹冲还有一件事,则很少有人知晓。有一次曹操所用的马鞍挂在兵器库中,被老鼠咬坏了。由于在战争环境中曹操用刑较严,守库的小吏担心自首此事后会被杀头,不自首又无法拖着,不知所措。曹冲得知此事后,对库吏说:“你守三天再去自首,我可救你。”曹冲于是以刀刺穿自己的单衣,刺得如同老鼠咬过一样,并且装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来。曹操问他,他说:“人家常说,鼠咬单衣,不利主人,所以担忧。”曹操宽慰曹冲说:“此乃世俗谎言,不必为此烦恼。”不久以后,库吏来自首说,曹操所用的马鞍被老鼠咬坏。曹操笑着说:“我儿所穿单衣,就在身边,还被咬了,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并未追究库吏责任。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曹冲不但为人宽厚,所用的方法也十分的巧妙。曹操的下属有罪过,曹冲常能主动为他们辨析是非,陈述实情,曹操也常能听曹冲意见,加以宽赦。曹冲在13岁时早死,曹操流着眼泪对曹丕说:“曹冲早死,是我的不幸,但却是你们的幸事。”从中可见曹操原是打算把曹冲立为继承人的。
人生如茗,只有细品才能尝出其中香甜;人生如书,只有细读才会知道其中的道理。而这些体验,会丰富你的文字世界。文采,不是依靠自己的吹嘘就能形于胸中、出口成章,也不是仰仗他人的夸奖就能流芳百世、永垂青史的。只有博览群书、细心品味,从中悟出自己的著文特色,这才叫真才实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然也就腹有墨水名自留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女儿能多了解一些历史人物。